close

  

愛是土壤,愛是陽光,

愛是孩子的一切!!

 

 

心理學家認為,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,

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「愛」。

反之,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在童年

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,他更愛他自己,

在處理與孩子有關的事情時,他可能更多是從自身著想,

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。

他無法像一個成人,寬容的對待孩子,接納和理解孩子

 

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,則是看自己的情緒

情緒好時是溺愛,情緒不好時是斥責。

這樣,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,

先是驚嚇和糊塗,後來是揣摩和應付。

 

 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佛洛姆說過 

愛」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

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透過學習並付出努力,才會懂得愛。」


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弗烈阿德勒說:

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,

 這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

  

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,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。

例如,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、獨立性強、思維開闊、

自信、記憶力好、解決問題能力強,同時孩子快樂無比。

在父母那兒正常獲得了愛的孩子,

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。

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,他就有了安全感

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。


許多父母可能有一個錯覺:

母親越愛孩子,孩子就越依賴她。

我的理解是,父母越愛孩子,孩子也就越不依賴父母

因為很多經驗告訴孩子,父母是愛他的。

這個經驗也同時告訴他,父母只是暫時離開,

那種持久的愛的行為使孩子知道,

不管父母到哪裡,愛是穩定不變的

所以,在陌生的環境中,這種孩子更容易產生安全感

適應環境更快,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經驗,而不是別人教給他的。

原因是: 他已經建立了安全感,

有了這個基礎,他也容易對別人建立安全感

   

而那種沒有得到父母愛的孩子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:

母親一離開,孩子就拚命地哭,而且

他會把這種愛胡亂地施加於任何地方,

也就是到處尋找愛,討好別人,

或是完全封閉自己,拒絕任何一種愛。

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。

這種孩子歡樂少,思維不開闊。

 


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?

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,並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,

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

這些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,這就是愛。

  

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,

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,

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。

事實上,兒童大量的自發行為都被大人制止了,

長期持續下來,我們就會發現:

很多孩子的成長權利被父母剝奪了

心智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。
 

  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glish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